本文目录一览:
姓孔,维字辈,起什么名字好听吉利
男孩子:
○孔维崧
崧:高
○孔维骥
骥:千里马
○孔维钊
钊:勉励
女孩子:
○孔维渟
渟:清澈
○孔维婧
婧:美丽;美女
○孔维筠
筠:竹子
张绣杀了曹操儿子,曹操为人狠辣,为何反而厚待张绣?
为了更好实现自己的统一霸业。
曹操在攻打宛城之时,由于张绣的叛变导致其长子曹昂、爱将典韦战死,但后来曹操为了实现宏伟大业,不计私人恩怨,对张绣予以重用,并与张绣结为儿女亲家,此举促进了北方的统一。
同样,曹操也重用了给张绣出主意导致曹昂和典韦战死的贾诩,官渡之战前,袁绍曾派人诱降张绣,张绣也做好了投降袁绍的准备,但贾诩认为投降袁绍不如投降曹操。
因为“曹公众弱 , 其得我必喜 , 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 , 固将释私怨 , 以明德於四海 , 其宜从三也”。事实证明贾诩的判断没有错,曹操闻张绣、贾诩来降后非常高兴,他对贾诩的宽容与重用也揭开了曹操霸业的序幕。
这主要是由于曹操本身存在以下三种强大的个人特性。
一、尊重人才,人尽其用
“人才莫盛于三国,亦唯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故得众力相扶,以成鼎足之势。而其用人亦各有不同者,大概曹操以权术相驭,刘备以性情相契,孙氏兄弟以意气相投,后世尚可推见其心迹也。”
曹操也正是因为自身这种强大的统筹能力,才使得魏国越发强大。
二、宽以待人,凝聚人心
“曹操了解下属的过错,但是能够体谅、利用他们的过失心理,达到为我所用的目标。”
这也正是一个枭雄所具备的这种基本特质。只有将地方的优点和缺点拿捏好,才会更好地驾驭这些人。
三、以身作则,敢于认错
作为三军的最高统帅,曹操从来不与部下争功。在战争中,将士们九死一生获得了战斗的胜利,曹操立刻犒劳三军,对将士们予以抚恤、关爱,以稳定军心,曹操也不盲目推功,谁有什么功劳他清清楚楚。
这就使得其变得更为有威望。
[1] 司强、李克实 . 从三国演义看曹操的“唯才是举” [J].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5.140.
[2] 孔维民 .“使功不如使过”的界限与智慧兼谈曹操
的用人之道 [J]. 领导科学,2017.12.50.
浅谈如何培养3——6岁幼儿的专注力
昨天又有家长问我, 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除了书本之外,还有什么方法?
这已经不是第一个家长问我了,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就这个问题整理出相应方法供大家参考。如若有疑问还请多多指点。
首先我们来看看 专注力表现的内容界定
鄢超云(2013)认为幼儿的专注力表现在活动过程中能够集中精神,不容易被外界的无关因素干扰等。专注力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如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任务意识、思考等行为,同时也会有东张西望、做小动作等行为,可用量化的方式做出统计分析。专注力较好的幼儿能够在游戏中集中精力,不容易被无关事物干扰,在受到干扰时,幼儿通过自我调整或他人的提醒可以继续关注游戏,还可以分情况的研究幼儿在不同情境下专注力的表现。(鄢超云,魏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学习品质解读{J.}幼儿教育2013.18:1—5)
综上标明,幼儿的专注力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要表现在:幼儿对所参与的活动保持热情,可以完成一定时间的活动任务,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主动求助,能够继续专心于自己的活动等等。当然,时间是判断孩子专注力的标准吗?显然不全是,数值只是一个参考值,并不能一味套用。若孩子对某个活动不感兴趣,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会明显低于这个数值,甚至根本就不会注意。更何况,学前儿童一心多用的本领高强,往往可以同时关注几件事情,很容易让家长误以为他们是注意力涣散。
那么 影响幼儿专注力的因素 有很多,我把其分为 内在因素 和 外在因素 两类。
内在因素即主体因素,主要是指幼儿生物的行为特征。包括幼儿活动的参与水平、幼儿的问题行为和幼儿的年龄因素等。
幼儿积极的活动参与状态能够有效地促进幼儿专注了的发展。 幼儿的活动参与指幼儿以积极活动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活动中去。这些活动包括幼儿园里教师设计的活动,同伴之间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同时与教师和同伴有一定的交流,也包括幼儿在家庭或社区和父母一起参加的活动,社区里的艺术活动或课外兴趣活动等。
幼儿问题行为也影响着幼儿的专注力水平。 幼儿的问题行为主要是指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阻止幼儿正常进行活动的行为,还包括一些对活动过程带来负向干扰的不良行为。
幼儿的年龄也是幼儿专注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贝尔等人(Belletar.2013)发现,当较年幼的幼儿与较年长的幼儿共同在一个混龄班级学习,年幼幼儿的专注力水平提高的比年长的更快,说明年幼幼儿在与学习行为相关的表现,如专注、坚持等学习品质,受年长幼儿较大的影响。
外在因素即环境因素,是指对幼儿所处的外界因素。宏观方面主要包括幼儿所处的家庭、幼儿园、社会等,微观方面主要包括幼儿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幼儿园的教育方式等。
父母的教养方式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是影响幼儿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父母在幼儿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父母在参与幼儿教养中不同的态度,以及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的参与程度与反应程度等,会对幼儿的专注力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父母通过鼓励、帮助,或者在教养上对幼儿的积极的主动探索有积极的反应,这种教养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或向他人求助或者与同伴的交流获得同伴的帮助,从而来排除干扰,专注地完成活动任务,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幼儿专注力发展水平。
幼儿园的教育方式 ,其中最重要的教师与幼儿的关系以及教师对幼儿的支持方式可以正向预测幼儿的专注力水平,教师对幼儿的支持方式是积极向上的,则幼儿在专注力方面所得的评价更高。在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幼儿积极的情感支持和鼓励,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幼儿的专注力表现水平,并且缓解了其他无关因素对幼儿专注力的不良影响。
在《渴望学习,教育我们的幼儿》一书中,提出了“好的教师应该做什么的问题”,文中指出“有效的学习环境离不开有能力的教师”,教育幼儿需要受过良好教育的教师,而好的教师除了要了解课程内容外,还应注意到幼儿专注力的年龄和性别等差异。
总之,幼儿专注力的发展是由幼儿的主体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有效提高幼儿专注力水平,就必须从客观因素全面考察,不仅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还要根据实际条件创设有意义的环境,提高父母与幼儿之间,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质量,从而实现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完美结合。
这里帮家长朋友们提供一些 帮助幼儿学习专注技能的游戏活动
1第一阶段:儿童注意力训练
1.1. 吉米诺骨版
1.2. 看画有线条的图,数出共有几条线。
1.3. 在8—30横排列的数字中,按顺序找出8、12、24这三个数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1.4. 在竖排的数字中顺序找出数字1—10,要求用手指出数字,并念出声来,越快越好。
1.5. 在有多种动物的画片中找出与动物数量相应的数字。
1.6. 听音拍手(快速反映训练法)(动物1下,水果2下)
成人依次念下列的动物名称和水果名称,让儿童听到动物名称拍一下手,听到水果名称拍两下手。公鸡,大老虎,苹果,梨,兔子,香蕉,长颈鹿,桔子,西瓜,菠萝
1.7. 快速手指人体器官
成人无规则地说出人体器官的名称,让儿童快速指出来。然后调换方式,让儿童说出人体器官名称,成人指出相应的器官。
1.8. 接球(把乒乓球向上抛出,接住,反复20次)
1.9. 挑棒(延时训练法)
成人把一些米柴棒胡乱地堆放在一起,要求每根米柴棒至少与另外一根相接触,然后让儿童把米柴棒一根根地拿起来。要求在拿起米柴棒时越轻越好,尽可能不要使其他的米柴棒被触动。
1.10. 叠高积木
成人给儿童许多块各种形状的积木,让儿童把这些积木一块块叠加起来,叠加得越高越好。在儿童进行叠加时,成人要指导儿童尽可能地慢慢叠,这样会叠得高些,并提醒儿童注意平衡。
1.11. 看图记忆
让孩子看一张画有数种动物的图片(或东西,实物也可以),限定在一定时间内看完,开始时间可长些,逐渐减少看的时间,将图片拿走后,让孩子说出图片上有哪些动物。如果他记住的不多,可能将动物分类记,如兽类有几种,鸟类有几种,鱼类各有几种,这样就能记得快些。
1.12. 闭目回忆
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现在身上穿的衣服鞋子是什么颜色。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孩子的衣服鞋子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个游戏的更大兴趣。
1.13. 记号码
妈妈和孩子两个人以打电话的方式来玩这个游戏。妈妈可以问孩子家庭住址,家里的电话号码,爸爸妈妈的生日,特别是名人生平等。
1.14. 写词语编故事按顺序记忆
玩记忆游戏,写一些词语,和孩子一起想办法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从后往前)记住。当然,其中有一个秘密,就是可以通过编一个故事,来记住这些词语。比如:1、太阳、2、鞋子、3、膝盖、4、门、5、蜂厢、6、手杖。你可以设想一些荒谬的画面,一本书在燃烧,因为太阳藏在里面;你把鞋子扔到邮箱里所以得整天单脚跳;一匹大马踩在你的膝盖上--哎哟,好疼;你的卧室门打不开了,因为一张巨大的邮票把它帖得牢牢的;你打开收音机,被里面蜂厢里涌出的大群蜜蜂给蛰了一顿;你用手杖来搅一杯茶等。
1.15. 宝宝画册
家长带孩子外出或旅游时,要提示孩子他看到些什么?回到家后,让孩子用画笔把他在游玩过程中所看到的内容全部画下来,并把这些画集结成册装订好。这个游戏孩子一定喜欢,而且还能练习绘画能力,等孩子长大一些,这本画册也可以成为孩子成长的纪念品。
1.16. 连锁记忆法
就是运用了这个记忆规律。它告诉人们,当需要记忆大量独立的信息时,可以人为地创造一种联系,使许多独立的信息成为一个组块,从而提高记忆效果。例如,幼儿要记忆许多动物的名称,“大象、老鼠、猫、狗、猪、鸡……”家长可以这样指导幼儿运用连锁记忆法。先教幼儿把“大象”与“老鼠”联系起来,如可以这样想象“老鼠钻到大象的长鼻子里了。”再把“老鼠”与“猫”联系起来,如可以这样想象“猫抓住了老鼠”,再想象“狗与猫在打架”,再想象“狗与猪是好朋友”,再想象“鸡站在猪的身上”……这样就把这些内容连锁起来了:只要一提到“大象”就会想到钻到它长鼻子里的老鼠,然后就会想到猫抓住了老鼠……
2. 第二阶段:注意力、记忆力协同训练阶段
2.1. 找不同训练法
通过让儿童寻找两种材料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2.2. 找相同的训练法
找出两种材料(或两种以上材料)之间的相同之处,从而达到训练作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目的。
2.3. 合成训练法
例:⑴父母与儿童一起数数,每人依顺序数3个数。
如父亲:1,2,3,母亲:4,5,6儿童:7,8,9
⑵父母拿出一些书,然后与儿童一起整齐地摆到书架上。
要求父亲一次摆一本,儿童一次摆2本,母亲一次摆3本。
2.4. 摆棋子
在棋盘上,摆7,8个棋子,让幼儿看1分钟,然后拿掉,再让幼儿照原样摆上。
儿童注意力训练(中)
3. 第三阶段:记忆增强训练
3.1. 信息减少训练法
A.成人在桌子上摆出下列玩具,让儿童看一分钟,然后家长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小刀,手表,水杯,小狗,让儿童说出减少了什么。
书,小汽车,铅笔,水杯,布娃娃,小狗,手表,剪刀,小瓶子,帽子,小刀,扣子
B.成人先说了下面第一句话,然后再说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少了什么字。
第一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还剩下1只,后来有1只非常大的鸟飞到树上来了。
第二句:树上有5只小鸟,飞起了4只,后来有1只飞到树上来了。
3.2. 信息增加训练法
A.先念第一句话,然后再念第二句话,让儿童说出第二句话比第一句话多出了什么字。
第一句话: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3张桌子,5包书和1台电视机。
第二句话:一辆大汽车装了很多东西,有2个西瓜,2个苹果,3张桌子,5包书和1台电视机。
3.3. 信息增失训练法
成人把下列物品摆在桌子上,让儿童看1分钟,然后让儿童闭上眼睛,拿掉尺、水杯、钥匙、汽车;加上苹果、饼干、圆珠笔、夹子、火柴盒。物品:橡皮书水杯眼镜钥匙积木汽车小刀磁带尺子硬币
3.4. 动作训练法
A.成人依次做下面4个手势,让儿童注意看,成人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双手握拳。
第二个动作:双手伸出大拇指。
第三个动作:双手伸出中指和食指。
第四个动作:双手伸出小拇指。
B.成人依次做下面3个动作,让儿童注意看,成人做完后,让儿童按顺序重做出来。
第一个动作:把一块糖放到茶杯里,然后倒进一些凉水,再把杯盖盖上。
第二个动作:用4块积木任意组成一个图形。
第三个动作:用铅笔在杯子上敲一下,在积木上敲两下。
3.5. 连续命令训练法
A.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成人连续发出几个命令让儿童按顺序去完成。成人依次把下列3个命令告诉儿童,待说完后,让儿童按顺序完成。
第一个命令:把门打开。
第二个命令:把茶叶放到杯子里,盖上盖子。
第三个命令:把3个玩具(成人任说3个儿童常玩的玩具)拿到桌子上来。
B.成人依次把下列3个计算题念给儿童听,念完后,让儿童按顺序说出3题的答案。
第一题:1加上2等于多少?
第二题:2加上3等于多少?
第三题:1加上4等于多少?
3.6. 广度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念给儿童听一些记忆材料,听完后立即让儿童复述出来。
具体训练题举例:
把下列四组汉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字。念完后,立即让儿童复述出来。
第一组:书球
第二组:电水车
第三组:好吃天风
第四组:走饭花灯狗
家长把下列四组数字(每组两批数字)依次念给儿童听,每隔一秒钟念一个,念完后,让儿童倒复述出来,如家长念:“2-4”,儿童念“4-2”。
第一组:2-40-8
第二组:3-7-46-2-8
第三组:5-2-7-94-3-8-5
第四组:6-5-2-7-39-4-8-6-1
家长依次念下列三组材料,每组必有汉字和数字。家长每隔一秒钟念一下,念完后先让儿童按顺序复述数字,然后再让儿童按顺序复述汉字。
如:家长念:“8-天-6-纸-2-车”儿童:“8-6-2”;“天-纸-车”。
第一组:“8-天-6-纸-2-车”
第二组:“3-好-4-水-2-画-7-灯”
第三组:“9-跑-6-球-4-床-5-电”
3.7. 数字记忆
从两位数开始,任意说一些数字,如12,15,19,28,每个数字之间保持一秒钟的间隔,让孩子跟着说,如能跟上,则将数字增至三位,依此类推,增至四位。五位……,看孩子能记住哪些数字,记住几位数字,还可以让孩子记忆门牌号,电话号码,历史年代等数字材料。
3.8. 实物记忆
观察商店的橱窗,然后背诵陈列的商品,观察文具盒里的物品,然后背诵盒中共有多少件东西;观察公园里的花坛,然后背诵有几种颜色的花等。
4. 第四阶段:强化记忆训练阶段
4.1. 对偶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同时让儿童识记两种相互关联的材料,然后让儿童根据一种材料回忆相关联的另一种材料。
4.2. 顺序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让儿童按顺序识记一些材料,然后遮住材料并逐个把材料内容显露出来,每显露出一个材料,让儿童回忆出下面紧接着的内容。
具体训练题举例:找一些图片,先把图形用纸片遮住,然后按从上到下的顺序一个个显露出
来让儿童识记。
给儿童看3遍后,把图遮上,然后每露出一个,让儿童说出下面的一个是什么。
成人让儿童看下列方框中的数字1分钟,然后遮上数字,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数字显露出来,每显露1个数字,让儿童说出它右边的数字(如果儿童第一遍完成不好可重做)。
1382590124710151720
4.3. 插入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先让儿童识记一些材料,识记完后不马上让儿童回忆,而是接着让儿童做一些其他的事情,然后再让儿童回忆前面识记过的内容。
4.4. 数字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目的是,通过让儿童记忆大量的数字,达到发展记忆能力的目的。前面谈到过数字是最难记忆的材料,因而也是一种最好的训练记忆能力的材料。
4.5. 频度训练法
这种训练法的做法是:反复向儿童出示一些材料,其中有一部分材料出现多次,让儿童记住这些材料出现的次数。
具体训练题举例:
准备7种动物的图片,如:兔子、狗、马、猴子、大象、长颈鹿、羊。然后按下列顺序呈现给儿童看,每个图片一秒钟。然后让儿童说出,兔子和大象的图片出现过几次。如儿童完成不好,可重复一次。
兔子、猴子、长颈鹿、兔子、大象、羊、狗、马、猴子、大象、兔子、猴子、大象。
家长依次把下列数字念给儿童听,每秒钟念一个。念完后,让儿童说出5,6,这两个数字各念了几遍。如果儿童完成不好,可重复一次。
5-4-3-6-8-5-8-5-2-9-6-1-5-2-7
5. 第五阶段:多种能力协同训练阶段
5.1. 找规律训练法
找规律训练法是一种训练儿童发现事物之间的规律,并灵活运用这种规律的方法。具体做法是:让儿童观察一些材料,使儿童通过这些材料的前后顺序关系,找出其中的规律。
5.2. 找关系训练法
找关系训练法是一种通过让儿童找出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训练儿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力的方法。
具体训练题举例:
把句子念给儿童听,让儿童回答问题:
太阳与白天的关系,就如同月亮与什么的关系?
爷爷与爸爸的关系,就如同爸爸与谁的关系?
农民与农田的关系,就如同工人与什么的关系?
5.3. 找同类训练法
找同类训练是一种通过让儿童寻找一些词之间的关系和理解它们的含义,从而达到训练儿童抽象能力和判断能力的方法。
具体训练题举例:
成人把下列5个词念给儿童听,让儿童找出哪个词与其他4个词不属于同类。
椅子桌子凳子沙发躺椅
5.4. 创造能力训练法
创造能力训练法是通过让儿童学习一些简单的创造技法,从而提高儿童创造能力,培养儿童创造意识的训练方法。
具体训练题举例:
成人把下面的例题念给儿童听,让儿童想出一些类似的,把几个物品组合起来,以达到创造出一个新的物品的目的。
①人们把汽车和船的特性组合起来,制造出了水陆两用汽车,这种汽车既能在水里航行,又能在公路上行驶。
②直升飞机能够垂直起飞,但是速度没有喷气式飞机快,人们把直升飞机和喷气式飞机组合起来,制造出了既能垂直起飞,起飞后又能变成喷气式飞机的两用机。
家长要指导儿童怎样去把物品组合起来,使儿童明白组合的原理是要把原来物品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而不是盲目地乱组合。
成人把下面的例句念给儿童听,然后让儿童说出“小刀”除了用来削东西外,还有什么用。
以上是最常用的一些训练创造能力的方法,家长要引导儿童开动脑筋,从各方面想问题,说出“小刀”的用途越多越好。
例句:杯子除了能用来喝水外,还有以下的用途——
①用来养小鱼。
②用于去商店买盐、油等。
③用来煮食物。
④用来插花。
⑤倒过来用于插蜡烛。
5.5. 逻辑推理训练法
逻辑推理训练法是一种通过让儿童掌握各种逻辑推理方法,学会归纳和概括的能力,从而训练儿童。具体训练题举例:
成人先把第一组逻辑推理念给儿童听,让儿童判断推理等是否正确,然后再让儿童推理出第二组逻辑推理题的结论。
第一组:①所有的生物都会死去。②狗是生物。③所以狗会死去。
第二组:①所有的桂花都在八月开花。②现在公园的桂花都开了。③所以……
家长先把第一组逻辑推理题念给儿童听,让儿童判断推理的结果是否正确,
然后再让儿童推理出第二组逻辑推理题的结论。
第一组:①苹果、梨、香蕉、西瓜都是水果。②苹果是水果。③梨也是水果。④香蕉、西瓜也都是水果。
第二组:①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都是交通工具。②汽车是交通工具。
③火车也是交通工具。④……
5.6. 字词练习法
1.利用简单的字词,训练自己的文字流畅,
例如列出与“流”字同部首、同音、同韵的字。列得越多越好,当你想不出来时,翻翻字典,你会发觉还有好多的字是你会的,但却没想出来;这时问自己“为什么?”经过练习几次后,必会文思泉涌,思考比较流畅。
2.“文字接龙”也是很有趣的字词练习法,比如由“下班”的“班”接“班长”,然后由“长”接“长高”,如此接下去越长越流畅。
长高→高兴→兴奋→奋斗→斗士→士林→林口→口粮→粮食→……
3.“叠字词”是利用字词重叠,如“妈妈”“家家”或只叠上面一个字,如“绿油油”、“冷清清”……也可以想出一些上下都重叠的字,如“明明白白”、“劈劈啪啪”……让你想到一些“叠字词”,把握时间尽量多列。
4.“字头、字尾”也是训练文字流畅的方法,例如“冒险”→“冒充”→“冒泡”……这是字头词;而“冒险”→“危险”→“好险”→……则是“字尾词”。
字词练习还有很多方式,如“同义、反义字词”,“成语接龙”,“字词比拟”,提出一个字词来自由比拟,如“童年”像一张张白纸,像一棵小树,像……字尾词的训练同样有相同作用。例如“鲜红”→“紫红”→“粉红”→“淡红”……
5.7. 变通力训练
题目:轮船快沉没了,哪些东西可以救你一命要求:举出四件物品分,十件100分。当然是可以浮的物品,或是有运输工具载你离开。首先不妨从能浮的物品做思考,在船上有哪些是木板制的物品,且越宽大越好;能浮在水面的任何物品,还有哪些材料可提供你浮在海面上的需求?想出该物品后,再引伸出以该物品制成的成品,然后试着使用蜘蛛网式思考看看。
题目:从顶楼到一楼有几种方法下楼?要求:举出五种方法60分,十一种100分。
如果你想到楼梯、电梯、电扶梯、跳楼……答案,这些都很正确,但未免也太“落伍”了,在创意的领域内,这几个答案并不能给分,因为这是不靠“努力”得到的。
善用大楼建材或房间设备,应该会给你一点启示,或是利用现有的交通工具;甚至也可以从玩具、卡通里找寻灵感,只要能下楼,不要担心想的答案太荒谬,而怕别人笑。
题目:太阳是什么?
要求:说出八个句子60分,十六个100分。
如果太阳是燃烧的球,它像什么?如果天空是一块白板,太阳在白板上是什么?如果把太阳的缓慢移动加以想象,它是什么?如果天空是一片薄而发亮的纸板,在天空这块大板上,它是什么?
不同的思考方向,促使新颖多样的创意产生,这不是直线式思考所能做到的。拿十个塑胶袋,组合成一件独特的视觉造形。
单单一个塑胶袋就可以摆出很多形状,这种“可塑性”相当大的物品提供我们广大的想象空间;把塑胶袋吹满气,就鼓得像个气球;稍微放出一些气,所产生的“皱纹”别具风味;放光了气,压平后像纸一般;拿刀割成一条条的,可粘连也可分列;甚至用火烧它,扭曲得不成“物”样。十个更有得瞧了,除了上述几个方法外,还有什么妙招吗?
参考文献:
[1]Vygotsky,L,S.Thought and language.Cambridge,MA;The MIT Press,pp1962,231-232.
[2]欧阳文珍,孔维民.学生专注力培养指南[M].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05.
[3][美]劳拉·E·贝克著,吴颖等译.儿童发展[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363-364.
[4]陶保平.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89-90.
[5][美]瑟伦·迪蒙.专注力训练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45-52.
[6][英]彭尼·塔索尼,卡林·哈克著,朱运致译.儿童早期游戏规划
[7].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51-153.
[8]鄢超云.学前教育评价
[9].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97.
[10]教育部.
[11]Washington State(2005).Early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Benchmarks.
Learning/Benchmarks.aspx,2006-6-25.
[12]英国基础阶段网:
[13]英国教育部:
[14]
水晶蝴蝶 歌词
歌曲名:水晶蝴蝶
歌手:孔维民
专辑:老鼠爱大米 28网路赢家
《水晶蝴蝶》
歌词整理:山情``水依~!
你象一只蝴蝶翩翩飞,
飞在花间芬芳我的心扉,
我要把你追,和你一起飞,
今生今世爱相随。
好想化做蝴蝶翩翩飞,
陪你走过千山和万水,
不管路多远,爱你不疲惫,
今生今世爱相随。
水晶蝴蝶翩翩飞,
飞在梦里相依偎,
你的美让我心醉,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水晶蝴蝶翩翩飞,
飞在一起相依偎,
是多么美让我沉醉,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好想化做蝴蝶翩翩飞,
陪你走过千山和万水,
不管路多远,爱你不疲惫,
今生今世爱相随。
水晶蝴蝶翩翩飞,
飞在梦里相依偎,
你的美让我心醉,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水晶蝴蝶翩翩飞,
飞在一起相依偎,
是多么美让我沉醉,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水晶蝴蝶翩翩飞,
飞在一起相依偎,
是多么美让我沉醉,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水晶蝴蝶翩翩飞,
飞在一起相依偎,
是多么美让我沉醉,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醉过千年我不后悔。
什么是巴纳德权威接受理论
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
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 (Barnard's the acceptance theory of authority)
什么是权威接受论
“权威接受论”见于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1886-1961)《经理的职能》一书:“如果经理人员发出的一个指令性的沟通交往信息为被通知人所接受,那么对他来说,这个权力就是被遵从或成立了。于是,它就被作为行动的依据。如果被通知人不接受这种沟通交往信息,就是拒绝了这种权力。按照这种说法,一项命令是否具有权威,决定于命令的接受者,而不在于命令的发布者。”这是巴纳德对权威的一种全新的看法。被人们称为“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
巴纳德的权威接受论,其本质是管理的民主化。权威接受论的逻辑起点,是每个人的自由选择。
权威接受论的条件要点[1]
巴纳德所提出的“权威接受论”的要点在于:
领导者的权威不是来自上级授予,而是来自下级的认可,上级只能授给你权力,但无法授给你威信。上级授予权力,只有当下级愿意接受时,才是有效的。权力,归根结底是由下级给予的。在向上级负责的同时,必须争取下级理解、认同拥护:巴纳德认为,权威是组织内部的“秩序”和信息交流的对话系统正常与否的表征,他提出:领导者权威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如果在这四个方面大打折扣,那么领导者的权威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丧失。
1.是人们能够理解的东西,无法被人理解的知识不可能具有权威性;
2.和组织的目的不矛盾,如果执行人认为指示同组织的宗旨不相符合,指示也难以得到执行;如果一项指示被认为会损害作为组织一员的个人利益,下属就缺乏执行的积极性,会采取回避、假装生病、表面应付、自动辞职等行为。
3.可以和个人的利益并存,如果一个无法完成的指示勉强人去执行,结果只能是要么敷衍塞资了事,要么拒绝执行。按月R这一“理沦,只有被下属接受和信任的领导者,其指示、建议、要求才具有权威性。
4.在精神和肉体上有实行的可能,那么通常个人会接受这个命令,相反下属没有身心条件完成领导者的指令,那么领导者的权威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巴纳德认为:领导者的权威对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领导者的权威是实现管理职能的前提,是下属内觉实现管现目标的前提,这是因为有威信的领导者可以对员—〔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同心力,从而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和激励作用,所以可以使员工不假思索地执行领导的指示,做到没有权威领导者花几倍的努力也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2.能够推进改草。
现代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适应新的历史条件,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但是不论是产品的更新,还是用工制度以及组织结构的改革,都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常会触及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在改革的过程中,如果领导者具有很高的权威而且作风正派,那么他的改革主张就容易为下属理解和接受。反之,缺乏权威的领导者即便其改革的主张是正确的,但是也难以被下属理解,甚至会引起群众的广泛抵制和反抗。
3.有助于融洽与被管理者的关系。
巴纳德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领导者与下属之间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所扮演的角色也不一样,因此思考与处理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也就不一样,矛盾与分歧是难免的。但是有权威的领导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即使出现矛盾,出现分歧,甚至出现过失往往都会得到谅解。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有一次因为气愤失手打了扎陀罗大一记耳光。这个教育上的失误,使马户连柯久久不能平静,他曾感叹自己:“从教学的绳索上失足跌落下来了。”可是,事实却大大出乎人的意料,扎陀罗夫这个气力过人的猛汉竞忍受并服从了。他不仅原谅了马卡连柯,而且接受了教育。显然在这里,权威使惩罚取得了好的效果,如果不是这样,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4.有利于招揽人才。
拥有权威的领导者对于人才。来说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曹操之所以在官渡之战中,以弱胜强击败不可一世的袁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曹操能够吸引和招纳大批的良臣猛将为自己效命,不仅如此因为他的权威作用,他还吸引了袁绍的谋上虾他、猛将张顿的顺利归降,这样当曹操后来向哀绍发动反攻的时候,犹如风卷残云,一举成功。巴纳德的理论,应该使我们得到这样的基本启示:有人如果认为领导者拥有权为,那么就可以做到令行禁止,其实;不然,同样是领导者,威信高的领导,其各项行政指令都可以得到顺利地落实,但是缺乏威信的领导,虽然三令五申,但是却不能驱动部属,反而会遭到下属的拒绝,甚至蔑视。不少研究者还指出:随着人本主义思想的深人人心,领导者仅仅依靠权力越来越不能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必须要考虑下属的需要,使行政命令科学合理.才可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权威接受论的要求
权威接受论是以巴纳德为代表的社会系统学派的观点。他们认为,一个人权威的有无、大小,取决于两种授权机制——官方或正式(上级)的和非官方非正式(下级)的。权威是组织内部的“秩序”和信息交流的对话系统正常与否的表征。他们从反面论证,以下4种情况表明权威已大打折扣,甚至丧失。
1. 无法被人理解的知识不可能具有权威性;
2. 如果执行人认为指示同组织的宗旨不相符合,指示也难以得到执行;
3. 如果一项指示被认为会损害作为组织一员的个人利益,下属就缺乏执行的积极性,会采取回避、假装生病、表面应付、自动辞职等行为。
4. 如果一个无法完成的指示勉强叫人去执行,结果只能是要么敷衍塞责了事,要么拒绝执行。
按照这一理论,被下属接受和信任的领导者正确的态度、指示、建议、要求,才具有权威性。
权威接受论的影响因素
1、受命者是否了解
2、是否符合组织目标
3、是否违背受命者利益
4、受命者是否有能力加以执行
权威接受论的意义
权威接受论将导致民主作风。这是权威接受论所必然导致的领导行为,其特点是讲求民主,注意倾听下级意见,吸收其参与决策过程,主要不是靠行政命令,而是靠个人的高尚品德、业务专长所形成的个人权力来推动工作,权力定位于群体。具有民主作风的领导人,就是指那些以理服人,以身作则的领导人。他们使每个人做出自觉的有计划的努力,各施所长,各尽所能,分工合作。
权威接受论的特点
1、所有的政策是在领导者的鼓励下由群体讨论而决定的,而不是由领导者单独决定的,政策是领导者和其下级共同智慧的结晶;
2、分配工作时尽量照顾到个人能力、兴趣和爱好;
3、对下属的工作,不安排得那么具体,个人有相当的工作自由,较多的选择性与灵活性;
4、主要应用个人权力和威信,而不是靠职位权力和命令使人服从,谈话时多使用商量、建议和请求的口气,下命令仅占5%左右;
5、领导者积极参加团体活动,与下级无任何心理上的距离。
[编辑]
参考文献
↑ 孔维民.《东西方领导者行为分析:领导心理学新论》
孟超、刘文瑞.巴纳德管理思想的解读与思考.J,《财经界·管理学家》,2006年7月10日。
(美)切斯特·巴纳德《经理人员的职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7月。
本文链接:http://www.lygac.org/article/576.html